本站推荐: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招生信息

职业技能鉴定相关问答

 作者: 孙云龙  发布部门: 继续教育处  发布时间: 2017-06-10  点击数: 


职业技能鉴定相关问答

1、什么是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专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执业资格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职业)实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

 

     2、什么是职业资格证书?它有哪些用途?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3、什么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主要内容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政策规定和实施办法。

 

     4、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有何不同?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与学历文凭不同,学历文凭主要反映学生学习的经历,是文化理论知识水平的证明。职业资格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

 

     5、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何意义?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它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6、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些法律条款确定了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法律依据。

 

     7、职业资格证书分几个等级?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分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共五个等级。

    

     8、目前,职业资格证书管理主要由那些部门负责?

    根据《职业资格证书规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管理体制,由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通过学历认定、资格考试、专家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进行评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以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鉴定和证书的核发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评价和证书核发与管理。

 

    9、推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以落实就业准入政策为切入点,在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进程中,坚持行政管理与技术支持相结合,坚持严格质量控制与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覆盖范围相结合,大力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和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互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市场就业和引导劳动者素质提高中发挥重要作用。

 

    10、如何理解学历文凭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我国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重的制度。

    1999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重申要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11、目前,我国的职业种类有多少?工种有多少?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所划分的职业种类,我国职业共有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所划分的工种类别,共有分为45个行业,4700多个工种。

 

    12、对申报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分别有哪些要求?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的规定,各等级的具体标准为:

    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能够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

    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并在特定情况下,能够运用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包括完成部分非常规性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

    国家职业资格二组(技师):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操作技能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问题;在操作技能技术方面有创新;能组织指导他人进行工作;能培训一般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职业的各个领域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熟练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操作技能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的技术或工艺问题;在技术攻关、工艺革新和技术改革方面有创新;能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具有管理能力。

 

    13、什么是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要求而进行的标准参照的考核活动。在我国,职业技能鉴定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由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14、我国职业技能鉴定是如何实施的?

    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即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领导下,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所()对劳动者技能水平实施鉴定。

 

     15、职业技能鉴定的方式有哪些?

     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

 

     16、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技能、相关知识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这些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统一命题来进行鉴定考核。

 

     17、申报资格是如何规定的?

     由于各职业工作要求等不同,参加不同级别鉴定的人员,其申报条件不尽相同,这在每个职业标准里都有明确规定,考生要根据鉴定公告的要求,确定申报的级别。

 

    18、如何确定职业院校毕业生申报参加技能鉴定职业名称与等级?

    在职业院校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劳动保障部门根据职业院校的教学实际,针对不同类型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结合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大纲,确定毕业生申报职业技能鉴定的职业(工种)等级、考核内容和方式。

    高等院校毕业生申请职业技能鉴定的职业(工种)名称,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类别确定。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国家职业分类中的职业(工种)名称不相对应的,可允许申报与其相近或相关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

 

    19、如何组织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院校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设置专业和开设课程的,其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可与课程考试结合起来,避免搞重复考核,考核试题应从国家题库中提取。没有建立国家题库的职业(工种),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有关专家,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编制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试题。

    职业院校设置的专业与国家职业分类中的职业(工种)不对应的,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相近类别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以及技术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实际需要,编制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试题。

   
  
职业院校结合职业功能模块开发课程并组织教学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有关专家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以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安排和要求,编制职业功能模块的鉴定规范和考核试题,组织学生按照职业功能模块进行考核。对通过全部职业功能模块考核且成绩合格的学生,认定相应的职业资格。

 

    20、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鉴定合格者如何核发证书?

    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成绩合格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管理的有关规定,颁发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对于培养学生复合技能、综合能力的专业,其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者,可在证书备注页中注明其具有复合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专业名称。

 

    21什么是职业技能鉴定所(站)?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是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场所,承担规定范围内的职业技能鉴定活动。

具体工作任务包括:

1)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委托,受理职业技能鉴定的申请,对申报人的条件进行审查,经鉴定中心核准后,核发准考证;

2)组织参加鉴定的人员按照规定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考核或考评;

3)协调鉴定过程中的有关事务;

4)汇总鉴定成绩,并负责报送鉴定中心;

5)向鉴定中心提交鉴定报告,对考评小组的工作提出评价意见;

6)协助鉴定中心办理证书,并负责向鉴定合格者发放职业资格证书;

7)负责鉴定的咨询服务和信息统计等工作。

 

    22、为什么有的称鉴定所,有的称鉴定站,有何区别?

    承担国家规定职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任务的鉴定机构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承担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任务的鉴定机构称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行政部门下属以上范围的职业(工种)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的鉴定场所称职业技能鉴定站

 

    23、申报职业技能鉴定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申报职业技能鉴定,首先要根据所申报职业的申报条件,确定自己申报鉴定的等级。如果需要培训,要到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申报职业资格鉴定时要准备好照片、身份证以及证明自己资历的材料,参加正规培训的须有培训机构证明,工作年限须有本人所在单位证明,经审查符合要求的,由鉴定所()颁发准考证。参加考试时必须携带准考证,否则不能参加考试。

 

    24、考评人员需具备什么条件?

    考评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相关的专业知识、鉴定技术。

    高级考评员必须具备高级技师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考评员必须具备高级技能等级、技师或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资格。

 

    25、如何对考评人员进行培训和资格认定?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实行资格认证和聘任制度。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进行资格培训和考核,经考核合格者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和胸卡。

 

    26、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对考评人员有那些要求?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评审工作,并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更改考评结果等不正当要求。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在考评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形,应回避:与被鉴定者系亲属、师生关系;与被鉴定者有其它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到公正鉴定。

 

    27、证书遗失后如何办理补证?

    取得证书的人员如果发生证书遗失情况,需到当地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申报,并声明原证书作废。当地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核实有关情况后,办理补证手续。遗失证书补证的证书编码按原证书编码。

 

    28、什么是就业准入制度?

    就业准入制度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

 

    29、国家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200031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部令(6号令)发布了《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规定从200071起,对90个工种(职业)实行就业准入。

    实施就业准入制度,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合理开发和配置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战略举措。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劳动者改善素质结构和提高素质水平,进而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能力的提高。

    实行就业准入控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是可以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劳动者就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就业环境;二是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并使其纳入良性发展轨道;三是可以促进劳动者主动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素质,使我国的就业从安置型就业转为依靠素质就业,达到使劳动者尽快就业和稳定就业的目的。

 

    30、制定《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的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是依据上述法律而制定的,它明确了用人单位招用技术工种(职业)从业人员应遵循的具体要求,并同时规定了违反有关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1、我国实行就业准入的工种(职业)目录有哪些?

我国实行就业准入工种(职业)90个,具体是: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车工、铣工、磨工、镗工、组合机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铸造工、锻造工、焊工、金属热处理工、冷作钣金工、涂装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锅炉设备装配工、电机装配工、高低压电器装配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机修钳工、汽车修理工、摩托车维修工、精密仪罪仪表修理工、锅炉设备安装工、变电设备安装工、维修电工、计算机维修工、手工木工、精细木工、音响调音员、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土石方机械操作工、窃筑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架子工、防水工、装饰装修工、电气设备安装工、管工、汽车驾驶员、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化学检验工、食品检验工、纺织纤维检验工、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玉石检验员、防腐蚀工

农林牧渔生产人员——

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沼气生产工。

商业、服务业人员——

营业员、推销员、出版物发行员、中药购销员、鉴定估价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冷藏工、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保健按摩师、职业指导员、物业管理员、锅炉操作工、美容师、美发师、摄影师、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家用电器新产品维修工、照相器材维修工、钟表维修工、办公设备维修工、保育员、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秘书、公关员、计算机操作员、制图员、话务员、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

 

    32、《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共12条。其核心内容是对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准入制度,要求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技术工种(职业)从业人员,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33、对用人单位违反《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招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有哪些处罚措施?

    用人单位违反《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招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职业)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同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再上岗。

 

    34、国家对新生劳动力就业有何要求?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的规范对象主要是初次就业的劳动者。根据《规定》的要求,今后凡初次就业的劳动者,包括城镇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待业人员以及农村从事非农产业或进城务工人员,只要从事国家规定的技术工种(职业)工作的,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就业上岗。

 

    35、目前,许多已经在岗的从事技术工种的人没有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不是也会被处罚?

   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发布前,用人单位已经招用了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技术工种(职业)工作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中虽然没有规定要进行相应处罚,但用人单位应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岗位培训,使从事技术工种(职业)人员逐步达到本工种的职业技能要求。职工个人也应积极参加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36、《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对职业介绍机构有何要求?

    职业介绍机构要在显著位置对外公告国家规定的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工种(职业)范围;在发布技术工种(职业)人员招聘广告时,对应聘人员条件须注明职业资格要求;在办理职业介绍时,对从事国家规定的技术工种(职业)而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予推荐就业。

 

    37、求职者到职业介绍机构求职登记时应注意什么?

    求职者到职业介绍机构应聘时,如要从事国家规定的技术工种(职业),应带齐相应的证件,并主动出示职业资格证书。